
旺報社評》全球南方興起是中國的機遇
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動無差別「對等關稅」貿易戰,中國大陸受害最重,但第一時間就宣布反制措施,顯得胸有成竹,除對內循環經濟有戰略自信外,近年包括金磚10國在內的全球南方經濟勢頭看好,與中國大陸政治、經濟關係日趨緊密,讓中國應對美國關稅戰有充裕的迴旋空間。
時評》誰在假鬼假怪
川普關稅大刀重課台灣32%的稅率,7日台股狂瀉超過2千點,跌破2萬點大關,創史上最大收盤跌點和跌幅紀錄,印證行政院急推的880億元協助方案和賴總統宣布的5大因應策略發揮不了任何作用。而行政院長卓榮泰7日邀三黨黨團共商國是,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竟上演搶位置鬧劇,顯而易見,民進黨此舉只是找在野黨背書,而不是真心要共赴國難。 NEW

海納百川》川普關稅大刀下 賴清德的兩岸選擇(孫榮富)
要「美國再次偉大」的狂人川普,在「川習會」的八字不見一撇之後,只能「美國優先」揮舞激進式的關稅大刀,北京第一時間「以牙還牙」還以報復性措施;「倚美謀獨」的賴清德則是強調:不會實施報復,還會組成「台灣投資美國隊」,讓台美關係更緊密。相對於北京對川普的強硬,賴清德選擇龜縮而淪為狂人川普的小弟,台灣人民實在是悲哀。 NEW

時論廣場》 跳出關稅戰盲點 探尋活路(詹滿容)
NEW

時論廣場》假邀在野共商國是 只想甩鍋(桂宏誠)
在美國宣布新關稅政策後,只被課10%對等關稅的新加坡,其總理只隔1天就錄製影片向人民說明該國的處境和因應之道。美國對台灣實施32%的高關稅,可謂是重點打擊對象,但在將近兩天後,我們卻只看到總統的「至少我們還有音樂」影片及副總統「潤餅大家都包什麼料呢?」影片,這讓民進黨政權的執政態度畢露。 NEW

尚青論壇》賴政府的單戀悲劇(陳建維)
NEW

中時社論》朝野和諧兩岸和平系列五:大陸未落井下石 兩岸經濟要拉緊
川普總統放棄美國數十年世界領袖的地位,對各國祭出無差別的「對等關稅」,全球政經格局進入新階段,幾乎所有國家都在錯愕和痛苦中緊急應變,尋找應對之道。對台灣來說,民進黨政府「親美反中」策略下所形成的「唯一依賴美國」態勢,將使處境十分艱困。 NEW

國戰會論壇》最有「台灣價值」的一天(王崑義)
全球股市在川普關稅風暴之下,全面殺得血流成河,台股也逃不過這次股災,4月7日開盤後就出現連假後補跌壓力,指數開低走低,上市櫃公司高達1700家打入跌停,創史上最多,終場加權指數慘遭血洗2065點,面對幾乎全面跌停的慘綠狀況,股民只能苦笑,這是最有「台灣價值」的一天。 NEW

台灣人看大陸》暮春三月 廣西行旅
NEW

工商社論》川普關稅變法 反可能強化MCGA
川普徵收對等關稅主要目的係為奪回經濟主權、製造業回流、解決貿易失衡及巨額美債問題。但這種與天下為敵的作法,不僅否定WTO既有的框架,破壞全球現行貿易規則及體系,更宣告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結束。另一方面,川普大亂,對中國大陸有可能是形勢大好。最新一期的《經濟學人,The Economist》以「美國如何讓中國再次偉大, MCGA」為主題,說明川普高額關稅雖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中國大陸經濟,但對外豎起高牆,隔絕於世,反給中國大陸創造了一個良機:對內強化內需,加速自主供應鏈及產業升級轉型、對外可藉此擴展同盟,並身擔重塑全球貿易體系領導人的角色。 NEW

海納百川》台美零關稅談判 不能只是單邊倒貼(王青勇)
賴清德總統日前宣示,將比照美加墨自由貿易協定,與美方「從零關稅談起」,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領軍啟動談判。此舉乍看氣勢十足,實則潛藏三大風險:一是談判起點錯置,二是政策架構倒貼,三是讓利回饋機制缺失。若不立即修正,台灣恐再度陷入「先行承諾、事後被動、訂單無門」的談判泥淖。 NEW

Hot

海納百川》蔣公逝世半世紀 重新認識蔣中正(丘智賢)
中國國民黨黨章第16條:本黨以繼承總理領導革命之蔣中正先生為總裁。極諷刺的是,蔣公逝世50週年,國民黨除了日前象徵性前往慈湖謁陵之外,別無紀念,黨主席朱立倫連在個人臉書上致敬也不願發一語;而更有前黨務主管稱,年輕世代對蔣公逝世紀念日毫無概念,是民主時代的可喜現象,實在毫無邏輯可言;中正紀念堂大廳更在這紀念日裡緊閉著大門,顯出國民黨的蒼白無力。

中美論壇社》美國不再被尊敬 全球領導地位滑坡(盛嘉麟)
自2018年川普突然對中國發動關稅戰後,隨即加強對中國晶片產業的打壓,扣押華為CFO孟晚舟,並限制華為的5G技術。這場經濟戰一路延續至2025年,川普再度對中國發起一波商品10%加10%、汽車100%的關稅戰,至今已有超過1200個中國科技公司、研究機構、大學及個人被制裁。然而,隨著博弈的深入,中國迅速反制,限制稀土出口,並未再有高層官員出面斡旋。經過7年的博弈,中國已成為全球無可撼動的世界工廠,擁有完整的產業鏈,且應對態度淡定,不以為意,外交部長王毅甚至指出:「他橫任他橫,明月照大江」。

海納百川》北京的紅色底線(魯云湘)
世界的歷史長河中,中國大陸在現代國際關係中,大體上採取相對克制、內向的發展路線,與歐洲大國那種對外擴張、殖民帝國主義的做法大相逕庭。正如Anthony R. Wells在《五眼聯盟:國際情報組織五十年實錄》中所論述的,從過去五百年的歷史案例來看,北京鮮少以侵略或長期占領其他主權國家為手段;但在面臨實際主權威脅或其所支持的附庸政權遭到外部入侵時,卻往往不惜迅速採取軍事行動,以達到懲罰和震懾的效果。

海納百川》台灣會不會出現萬曆十五年(徐勉生)
拜讀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助理吳尊傑先生在4月5日發表的大作〈惜哲人已逝,台灣未來哀矣─從朱雲漢反思台灣的大歷史觀失落〉,再眼看2024到2025年台灣的各項發展,令人想到明神宗萬曆十五年。

觀察者網》「後美元時代」這份邀請函,全世界不應該錯過(鮑韶山)

奔騰思潮》對美讓利無籌碼 台灣對策求心安?(翁履中)
面對川普拋出的「互惠關稅」,台灣遭課徵高達32%重稅,政商界一片譁然。經過數日沉寂後,賴清德總統終於宣布五項應對策略,試圖展現政府關注與應變能力。從誠意來看,這套方案有其結構與邏輯,涵蓋談判、補助、產業政策、投資環境與溝通等面向。但若從今日台美關係的現實地位落差考量,當官員口中強調要「從零關稅談起」時,我們不得不誠實問一句:這真的是務實的談判策略,還是一種對國內輿論的交代性喊話?

奔騰思潮》從「東南互保」到「地方自救」:台灣產業面臨歷史轉折點(余治明)
清朝晚期,慈禧太后貿然對八國聯軍宣戰,錯估國際情勢,強行拖全國陪葬。所幸兩廣總督李鴻章、湖廣總督張之洞、兩江總督劉坤一等東南督撫,洞察情勢之不利,聯手推動「東南互保」,明面上尊重朝命,實則拒絕參戰,盡力保全地方與百姓安全。歷史記下他們的決斷,不是叛逆,而是對錯誤政策的理性抵制,更是對人民的負責任。

時評》別急著對美輸誠
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祭出32%的對等關稅,引發經濟災難,不僅股市崩跌,以外銷為導向的產業也將面臨寒冬。值此之際,朝野政黨應放下恩怨共赴國難,除了暫停大罷免,更應謀定而後動,先盤點台灣握有哪些談判籌碼,而非急著向川普政府掏心掏肺的輸誠。
Trending

旺報社評》韓國限縮總統權,台灣呢?
韓國總統尹錫悅確定下台,韓國憲法法院八名法官全數同意國會提出的彈劾案,認定他在2024年12月宣布戒嚴,動員軍警干預立法機構運作,已違反憲法並對韓國民主制度造成傷害。尹錫悅從發動戒嚴、被國會彈劾、拒捕到最終由憲法法院做出裁決,引發韓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與社會對立,如今成為韓國憲政史上第二位被罷免的總統,保住韓國民主化的成果,也展現韓國民主的成熟與韌性。

何溢誠快評》應對關稅 買買買?

石齊平專欄》中國國運三大機遇
2025年開年以來,談論中國國運的話題和觀點一下子多了起來,這當然跟去年底、今年初突然間蜂擁而現的各種突破有關,從科技到軍事到文化,讓人目不暇給,也讓國際感到震撼,因而聯想到中國國運,認為國運明顯要開始轉旺了。

楊渡專欄》好好活著 看超世紀大戲

時論廣場》北京反制關稅戰的軟硬虛實(蘇泳霖)

時論廣場》賴總統愧對鄭南榕(司馬法)

時論廣場》國難當頭 綠營置身事外(李晴果)

中時社論》政治正確放兩旁 企業生存擺中間
美國總統川普祭出「對等關稅」,台灣出乎意料高達32%,嚇壞廠商和投資人,股市也被打趴,台股7日收盤無量崩跌,8日成交量回穩但跌勢不止,兩個交易日跌了近3千點,幅度之大可說是史上首見。政府端出的880億元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成效如何,股市已給出答案。

國戰會論壇》「對等關稅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?還是鬧劇一場?(羅慶生)
川普對各國徵收「對等關稅」造成全球股災,包括美國本身。上周美股市值即蒸發5.4兆美元。雖然川普多次表示關稅將如期實施,但市場仍期待他回心轉意。周一美國即傳出川普可能暫停中國大陸以外的所有關稅90天,造成股市一度由跌轉漲的「假新聞」。

工商社論》川普2.0衝擊僅是開端 國安基金規模是否該擴容?
國安基金即日起再度銜命進場護盤,面對近日川普對等關稅造成全球股市巨變,國安基金可說是穩定台股的最後一道防線,從過去國安基金八度執行任務期間自5天到275天,投入銀彈則從7.6億元到1,200億元不等,有如股民定心丸,但隨時代演變,國安基金實有必要擴容。